全线通车!宜昌上新啦!
发布时间:2022-09-30 点击数:10
9月29日,我市举行优功能项目竣工暨江城大道全线通车仪式、长江大保护可持续实践艺术展开幕活动。副省长、市委书记王立宣布通车并出席开幕活动。
市委副书记、市长马泽江主持通车仪式并宣布开幕。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张桂华,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国斌,市政协主席王均成,市领导汪元程、周正英、张立新出席上述活动。市委常委、副市长刘丰雷介绍艺术展基本情况。副市长谭建国在通车仪式上致辞。
本次竣工的50个城建项目,完成投资68.07亿元。包括:畅通工程项目15个,完成投资31.08亿元;品质提升工程项目23个,完成投资33.23亿元;城市管理类项目12个,完成投资3.76亿元。
江城大道作为其中之一,是我市“三环十二射”快速路网跨江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纵向贯通点军,连接宜都,全长23.9公里。项目分三期建设,一、二期项目点军大道至伍家岗长江大桥已于2021年8月建成通车,三期项目全长5.5公里,设计时速80公里,分宜昌段和宜都段建设。项目自去年8月开工以来,各参建单位通过不断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将原计划工期2年的项目,仅用11个月时间实现了主线贯通。全线通车后,将有力促进点军区、宜都市与宜昌中心城市深度融合。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岁月的演绎浇筑,造就了宜昌“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独特城市风貌。
带着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城市的期许,去年12月,市第七次党代会擘画城市高质量发展蓝图,提出建设具有“国际范、山水韵、三峡情”的滨江公园城市,绘就山水城市的新画卷。
今年9月,目标再次聚焦深化,市委七届三次全会提出,建设“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这期间,一批重大城建项目见证着目标深化的进程。1月9日,宜昌高铁新城等首批34个重点城建项目集中开工;8月3日,“优功能”攻坚誓师大会举行,城建环保系统的干部立下军令状:9月中旬,50个服务省运会项目全部完工……
历史将时光的足迹带到了2022年9月底。在建设者们的奋斗下,50个城建项目竣工,熔铸进城市的肌理,让这座走向“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城市,步伐更加勇毅坚定。
江城大道通了。作为“三环十二射”快速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纵向贯通点军、连接宜都,串联四座跨江大桥,为跨江交通环线闭环画上最后一笔。从此,从宜昌城区前往宜都不用再上高速,可节省20分钟车程,实现城内通联。
“车行山水中,人在画中游。”驾车行驶其间,沿线坡体花带、疏林草地等节点景观次第展现,犹如穿梭在风景里。
市“优功能”工作推进指挥部负责人说,宜昌坚持公园城市建设理念,用车行视角思考问题,将道路可视范围全部纳入绿化提升范围,一批快速路悄然再生,实现了从路网骨干到颜值担当的蜕变。
沿着江城大道,一路畅配上沿途绿,带来别样的出行体验!绿化升级的点军大道,岸绿景美、水清河畅的奥体公园,刚完工的卷桥河湿地等,将自然山体、芒草湿地、溪谷密林等串联成珠,再现五彩稻谷、城市田园等胜景,诗意栖息触手可及。
秋色无边,处处流连。邂逅“焕新”的滨江公园,50里滨江画卷徐徐铺展。从葛洲坝到猇亭古战场,自行车道、观江绿道、亲水步道三线贯通,串联起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人文历史。
来到双亭广场段,临江的围挡、栅栏被拆除了,遮挡视线的中层植物也被移走了,观江视觉廊道彻底打开了。抬头望去,江南美景跃然眼帘,偶有江风拂过,令人豁然开朗。
向东前行,来到滨江公园原宜港码头段。这里是滨江公园贯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碗池轮滑、网红秋千、水幕电影等10多个场景错落分布,每一个都是网红打卡点。未来,这里还将引进剧本杀、啤酒屋、网红餐厅等青年人喜欢的新业态,全方位促进生态价值创造性转换。
继续前行,徜徉在浪漫的滨水公共空间里。这里有以房地产景观标准打造的城市花境,按家装工程标准铺装的步道,还有一批高颜值、有内涵的“城市家具”,宜游亦宜憩。
云集路承载着宜昌厚重的“历史记忆”。午后,记者步行至云集路原解放路电影院区域,水幕电影、龙门吊等景观小品分布周边,引导市民在行走中感知“百年云集”的历史。
继续前行,在儿童公园和桃花岭区域,拆除了封闭的围墙,疏林草地、灰色路牌等跃入眼帘,高级感、文艺范扑面而来。
10个城市管理类项目,通过建管并举补短板优功能,加码更美好的生活。漫步宜昌街巷,25座公厕完成建设改造,1667个“定时定点”生活垃圾分类棚亭完成升级,新增停车泊位不少于1万个、接入“全市一个停车场”、启动“无杆停车”试点……
记者登上“长江三峡1”新能源纯电动船,开启夜游长江之旅。零噪音的船舶推开江面,诗祖屈原、美人昭君呈现在江北的立面建筑上,江南的磨基山则以光为笔、以影为墨,将宜昌版“千里江山图”镌刻在山水间,让游客沉醉青绿间。
将视角切换至空中俯瞰,布局在长江南岸的奥体中心绚丽绽放。经过45天的日夜奋战,奥体中心“一场四馆”外立面53万个点光源、4290套投光灯全部安装到位,点亮“宜昌百合”。
9月29日,长江大保护可持续实践艺术展在滨江公园灯塔广场(原磨盘港码头)开展。
此次长江大保护可持续实践艺术展将邀请多家国内外可持续设计实践艺术机构参加,围绕“废物循环”“生物制造”“文化传承”三大方向,呈现对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未来构想、物质与经济循环的产业实践初探。
此次展会由中国生态文明促进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宜昌市人民政府、湖北美术学院共同主办,承办单位为宜昌市优功能指挥部、湖北兴发集团、可持续设计(材料)博物馆、湖北朝饮文化。
展会开放时间为9月29日——10月28日的每天10:00至17:00,逢周一闭馆,宜昌市民可免费参观。
风起长江岸
山水画卷新
筑基、强产、植文、聚人
宜昌的城市空间形态越来越合理
城市功能越来越完善
她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
拥抱年轻的逐梦者、追梦人
为实现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梦想
激情奋斗
来源:三峡日报